中文EN

新闻资讯
分享实时新闻 掌控最新资讯
劳斯莱斯首款纯电车型闪灵搭载触控大屏
发布时间2023-07-25 02:04:34

2007年,初代iPhone发布,并带来了全新的交互逻辑——触控。这种交互逻辑在短短几年就彻底取代了按键交互。

无独有偶,2012年,特斯拉首款量产车Model S发布,用上了车载大屏,干掉了车内几乎所有的实体按键。这种造车思路在“新四化”的浪潮中也逐渐占据上风,如今市场上很难再找到采用纯实体按键的车型。

就连主打传统奢华的劳斯莱斯,也在自家首款纯电车型闪灵上用上了大尺寸触控屏,来替代传统的实体按键布局。

有部分网友认为,汽车的实体按键就如同诺基亚一样会被市场淘汰。这种类比真的合乎逻辑吗?且看黑马分析。


为什么要取消实体按键

解铃还须系铃人,为什么取消实体按键还得问特斯拉。

特斯拉造车的思维是,给汽车装一个车壳、四个轮子,凡是要加什么都要自问一句:“可以不要吗“。

特斯拉想要干掉刹车踏板,于是强制推行单踏板模式。特斯拉想一切功能都在车机大屏实现,于是把方向盘调节按钮、后视镜调节按钮以及空调调节之类的东西全都塞到了中控屏。

这就带来了两个直观的好处。一是节省用料,二是不用为实体按键做耐用性优化。

节省用料很容易理解,不装按键就是不用考虑实体按键物料成本,而且顺道还省了实体按键开模费,减少装配工艺上的开支。

实体按键的耐用性优化包含了实体按键可靠度和NVH优化。由于车内温度跨度大,同一台车既要经历东北零下二十度的严寒,又要经历南方夏天那无火煎蛋的酷热。

车企需要保证实体按键性能不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,比如不会因为严寒导致无法按压,也不会因为高温膨胀导致嘎吱嘎吱的异响。

这两方面最终都导向一个结果——降低成本。

特斯拉能做到超越业界的毛利率,与这种极致的降本有很大关系。

其他车企见状,自然也想效仿特斯拉的做法,以提高毛利率。而且,车载大屏和去实体按键化似乎也成了汽车智能化的标配,似乎保留实体按键或者用小屏幕已经成了“过时”的做法。

但智能化一定要干掉实体按键吗?

实体按键也能智能

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定是否。

倍受好评的宝马的iDrive 7车机,其特点就是通过位于档把旁的拨盘实现车机屏幕的便捷操作。驾驶员不用刻意伸手去触碰屏幕,只需要很放松地把胳膊搭在扶手箱上,就可以完成操作。

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操作方式,iDrive 7同样也支持你直接去触控屏幕,两种操作逻辑可操作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。

现代集团的策略与iDrive 7的逻辑类似。在其高端子品牌捷尼赛思的车型上,保留了中控拨盘和快捷按键,同时也拥有12.3英寸的中控屏幕。

这块屏幕除了不能看视频,其他功能诸如车辆设置调节、Apple Carplay等该有的都有,你也可以通过屏幕调节座椅和方向盘,但它额外保留了实体调节按键。

这就犹如今天的3.5mm耳机孔,简直是外星科技。竟然有一部智能汽车,它既能用中控调节方向盘与后视镜,又能用实体按键调节,真的是遥遥领先!

那相比这种触控+实体按键的组合,纯触控又有什么过人之处呢?

领先,但不完全

最直观的感知就是屏幕大了很多。现在动辄12.3、15.4寸大屏,分辨率也从原先的1080P升级到2K甚至3K,能显示的内容与现实精细度都提升了很多。

落实到日用体验上,导航显示更细致了。之前的小屏幕显示路面信息内容可能还不如手机多,现在车机大屏上不仅能全面显示内容,还可以对路面信息进行精细建模,这才叫虚拟座舱嘛。

此外,以纯触控为核心的座舱设计重构了中控仪表台的设计语言,相比原先确实会显得更现代化。


这是宝马7系新旧款内饰对比图,上方新款中控层次较少,显得很现代很简洁,而下方旧款就显得层级很多,比较杂乱。



本文转载自《车载显示技术展》,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删除




Copyright © 2020 深圳市格莱特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041044号

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新田大道71号福宁高新科技产业园A栋10楼